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业的特性就是顺应时令气节,春种、春播夏收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都是如此、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藏,一年四季都是以时令为转移。几千年的农耕历史和传统节日文化沉淀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春耕节就有打春堂、踏春园等活动和插春春泥、舞蹴蹴脚鼓舞表演农耕文化节、试犁等习俗。今年春节小长假已经过去1个多月假期,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三江的幸福田园犇牛牧场将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农民春耕节,复原了相关的春节文化和民间习俗文化节日活动,首先就有打春堂民俗。
打春堂最早是由壮族生产劳动中采集花草树木逐渐发展到现在发展演变而成为独具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因取名时需要用扁担,故名“打扁担”。宋代周去非在《问答集卷十一桂林外代答》中曾记录过一个故事:“静江(今桂林外的宁明县和临桂县)民间猎禾,取禾心一菜穗而代之为说明的一种食用方法之。室角为大木槽,收食蚊虫入室采集时,取木椿于槽中,其声如僧封之木鱼,女伴以意边敲之以节奏鸣响或木椿杵之或木椿杵之以谐声节奏此物独具生活情趣之意趣,故又称木椿或木舂堂。每旦是,则椿堂之声,四间可呼之即应之语烂漫的”。秋收以后,人们用树木挖成的水槽就是洗衣槽(也有用石槽的),然后在水槽中注入水从地下流出来方便清洗衣物。拭目以待。每边站五人,三四人分别间立。在椿打中,时而用木锤敲击槽边,也时而发出有节奏的敲打声。后来,木槽用瓷砖代替。用一汤匙大小的坚硬的木板,放在两条长橙上。椿树下排列数人,手持扁担上下对椿,和以击鼓相配的节拍转动。打舂堂演变成打扁担,木板不用了,只能用木板来敲打房子的墙壁或者窗户。
有的地方,不用木杵,也不用扁担,而是用竹竿,而且在竹竿的两头还系上了一个小小的铜钱,敲钟的时候会发现木杵敲起来敲得特别响亮清脆,悦耳动听。勤劳勇敢智慧的壮家人,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动打春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这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间艺术能够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审美需求的发展,拥有持久的传统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
打扁担一般是妇女的日常活动之一,场地可大可小。人数为二至四人或五人、六、八、十人不等,但以中等规模为宜。打扁担时,大家围在一条长凳的南北两侧可以一起进行互动休闲活动,手里还可以随意拿着扁担,也可以两手互相握扁担中部,按传统节奏用扁担两端敲打长凳,打法变化多端。
打扁担的动作是模仿打谷、车水、栽秧、椿米、的动作以及上田种稻谷、下田割稻谷和上地拖地、下地等劳动过程中的动作表现形式多样,有上下对撑和双手撑撑的动作,有站立和下对撑和双臂撑撑的动作,有原地和行进,还有转身和跳跃等。加之伴以锣鼓和不时发出的“咳咳”咳嗽声等伴奏音乐表现形式,表现出了一种极富动感和韵律感的节奏感。这个运动套路有“打春堂”、“田间地头打豆腐的春耕春播’、“过大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踩五花八门的春天气氛和节日氛围田插秧”、“车水”、“收割打谷”、“庆丰收”等。
今年春耕节,游客只要到达牛牧场犇牛牧场,就可以体验这个古老的打春堂传统农耕文化。田地里,一溜摆着镰刀与扁担。大家手持扁担,站在长板凳上面敲打竹子或木头等物品,以类似捣米的方式进行节奏变换,有节奏地互相敲打长板凳和地板敲锣打鼓的方式进行,庆祝春耕节,祈盼新年的美好愿望,迎接春天的到来。